今年两会,雷军和董明珠分别提到了他们对“中国游客赴日抢购电饭煲”的感受:
“初期我以为是大家迷信国外产品,后来我仔细研究了一下日本的电饭锅,发现日本电饭锅的确做得非常好。”--雷军
“我特别生气‘到国外买电饭煲’的事情,这个事真的刺痛了我的神经。我觉得很遗憾,同时也很悲哀。没有理由中国那么多制造企业连一个电饭煲都做不好。”--董明珠
不得不说,两者的态度很容易在特定的人群产生共鸣。但显然,不约而同的表态是缘于不约而同的动机:小米和格力均将于近期发布电饭煲新品。既然总裁亲自背书,那么问题来了:电饭煲究竟是一门什么生意?
被神化的日韩电饭煲
中国游客赴日抢购电饭煲一事,最早可追溯到2010年。后来,韩国也加入了被抢购的行列。在媒体的推澜助波之中,新加坡《联合早报》的报道有一定代表性:
“位于首尔小公洞的乐天百货商场八楼的电器商店,成了中国观光客必到的“景点”之一。据那里的销售员形容,电饭锅“飞一样”地被抢购。销售员说,平日中国游客平均每天会买走10个电饭锅,周末可卖到30个。由于电饭锅很轻,可以提上飞机,所以很受游客欢迎。”
鉴于同样的产品在中国也能买到,所以这一现象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:一方面,在日本购买的价格一定要比在中国便宜很多(这是常识,没必要讨论);另一方面,在中国游客看来,便宜了很多的日本电饭煲一定要比同价位的国产电饭煲更好。
图片来源:好奇心日报
至于日本电饭煲好在哪里?首当其冲的便是雷军提到的IH电磁加热技术。其工作原理如下:
通过电磁线圈接通交变电流,直接对金属内胆进行加热,省去了加热盘的热量传导过程,加热速度更快;通过多级线圈,实现了对整个内胆的环绕加热,加热更加均匀;IH电饭煲能对米饭焖制过程实现精准程序控制,根据米饭各个加热阶段的需要设定不同的加热方案,米饭口感和营养都有所提升。
这项技术最早由松下投入研发,并于1988年量产了第一台IH电磁加热技术的电饭煲。很快,IH便成为了高端电饭煲的代名词。这股风潮在日本被掀起之后,韩国厂商和中国厂商跟进的速度很快,因此,IH电饭煲的发展犹如智能手机的普及一般,迅速分出了高、中、低端。
始作俑者松下更是在今年的AWE(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)上透露:“现如今,IH电饭煲已经占到了(松下)整个产品线的50%以上,取代普通电饭煲只是时间问题。”而这样的时间窗口,对有资格入场的选手来说,肯定是不愿意错过的。